罰定了!中火排廢水挨罰6千萬 台電不服上訴仍吞敗

台中火力發電廠因排放廢水,重金屬超標20餘倍,遭台中市政府以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7條規定裁罰6000萬元。台電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一審日前判環保局敗訴,更一審改判台中市環保局從重裁處並無違法,可上訴。

判決書指出,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於2019年9、10月間,因排放廢水的「硼」超過放流水標準,被台中市環保局裁罰6000萬元。台電公司提訴願被駁後提起行政訴訟,台中高等法院2020年判決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後,台中市環保局提起上訴,最高行政法院今年2月間判決發回更審,台中高等行政法院8月19日判決駁回,維持原裁罰處分結果,可上訴。

更一審改判主因是,台電中火於2018、2019年間,因放流水質不合格,違規5次,其中3次限期改善,認為台電中火長期排放高濃度超標放流水,危害國人健康及環境,主觀上應屬「故意」,且「惡性較為重大」,環保局從重裁處並無違法。

台中市環保局指出,2019年時曾稽查台電中火3個放流口,測得「硼」超過放流水標準值24、26、28倍,台電公司提出改善計畫,包含製程減產(減煤)及投入經費增加設備以提升廢水處理設施功能。

台中市府表示,原本可下令台電停工並裁處罰鍰,但考量台電承載全民電力供應與需求的社會責任,因此未勒令中火停工,決定依照行政罰法規定,針對各放流口分別裁處最高罰款2000萬元,合計裁處6000萬元罰款。法院判決支持中市府對台電的裁罰,代表中市府處分適當。

台電聲明,台中火力發電廠2019年完成新建廢水處理場,廢水處理能力已大幅提升,符合國家加嚴標準,針對法院判決,會在收到判決書後,依判決理由研議後續處理方式。

不肖業者偷倒廢油污染翁厝圳 竹縣府開罰189萬

新竹縣竹北市翁厝圳今年初起陸續遭不肖業者傾倒廢油,新竹縣政府環保局追查,已針對1間工廠開罰新台幣189萬元,將持續巡視防止污染水源情形再發生。

新竹縣政府環保局昨天召開竹北市翁厝圳污染事件說明會,邀集新竹縣議員蔡蕥鍹、張珈源、林禹佑及多名里長出席,讓民代們了解目前水圳污染的處理情形。

竹北市麻園里長許榮生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當地居民近2年發現麻園、白地地區水溝常變成乳白色,由於這片區域有2、300公頃農田,農民們都相當憂心且氣憤,盼相關單位有所作為,勿讓不肖業者持續污染灌溉水源。

竹縣府環保局水污染防治科長陳昌揚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有關翁厝圳及其支流遭油污染,今年已先查獲1家金屬零件加工廠,依水污法開罰189萬元,另也查獲2輛清運車偷倒廢油,依廢棄物清理法各處6萬元罰鍰。

陳昌揚說,翁厝圳是從上游開始污染,導致下游許多灌溉溝渠都出現乳白色污染情況,經加強稽查後,污染量已減少。

陳昌揚指出,除了有工廠偷排廢油外,也查到有疑似向工廠收廢油的業者,未按正常程序處理,反而是趁黑夜或雨天,在偏僻區域偷倒廢油,這部分需要地方民眾多注意、警方巡邏或裝設監視器,一起合作遏止不肖業者行為。

AI抓空污!高雄已揪44件罰2231萬 明年擴大至6工業區

高雄市環保局擴大智慧防制工業區空污,近來完成仁大工業區佈設AI智慧辨識系統,明年再推本洲、永安工業區,將可達6個工業區,串聯微型感測器形成監控網,迄今已揪出44件空污事件,總計開罰2231萬6240元,改善空氣污染。

市府打造智慧城市,環保局推動智慧防制空污,鎖定8大工業區,以空污基金經費,佈設AI雲端影像智慧辨識及監控系統,並建置「智慧稽查監控平台」,已完成臨海、林園工業區,近來再完成仁大工業區,明年推動本洲、永安工業區,預計明年中旬完工,將可達6個工業區。

環保局以AI智慧辨識系統,搭配稽查人員入廠稽查,出動熱顯像空拍機巡查,迄今已揪出14件工業區空污事件,總計開罰870萬元,前3名都是中油,以大林廠因製程發生氣爆,產生大量黑煙釀空污,最高開罰金額500萬元。

環保局也佈設1350個空品微型感測器,以光學方法監測PM2.5,觀察空品狀況及影響範圍,串聯AI智慧辨識系統,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建構空污監控網,迄今已揪出30件,總計裁罰1361萬6240元。

環保局表示,運用AI影像辨識偵測空污異常排放情形,鎖定工廠煙囪排放污染,以AI辨識黑煙、白煙、火花,連施工中粉塵逸散也無所遁形,並透過通訊軟體即時通報資訊,立即稽查蒐證及釐清原因,搭配GIS技術整合影像、空品監測、陳情案件、氣象站及固定源許可等資料,供稽查人員進行污染溯源,有效防制空氣污染。

嚇阻環保犯罪 有害空污增18類 偷排納管開罰

為嚇阻不肖業者透過「非法排放管道」排放有害空氣污染物,環保署日前修正公告「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限值」,新增訂18項有害空氣污染物種類,並將「非法排放管道」也納入開罰範圍,以杜絕業者偷排行徑。

根據現行規定,業者排放有害空氣污染物的裁罰標準以是否超過「排放限值」作為依據,近年稽查便發現有不肖業者逕自以其它偷排樣態,如故意繞流偷排、將廢氣導入廠房設施管道間排放等,以規避主管機關稽查檢測。

為此,環保署修正公告「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限值」,增訂「非法排放管道」的排放限值,未來不管是從「合法排放管道」或「非法排放管道」排放有害空氣污染物,只要超過公告限值,均可依「空氣污染防制法」第53條,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上、1,500萬元以下罰金。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說:『(原音)那在這一次的修正裡面特別加進來所謂的非法的排放管道,那這個部分主要是針對這一些如果有偷排,或者是說收集了一些污染物之後,再由廠房空隙的地方再溢散出去,那這個也是一個偷排的一個樣態,那這一類的狀況都會以非法的排放管道的排放限值來進行後面的處理。』

環保署表示,考量「非法排放管道」所適用檢測採樣方式及採樣過程不可避免的稀釋效果,因此,「非法排放管道」的排放限值訂為「排放管道」排放限值的百分之一。

此外,環保署此次修正公告也新增訂18項有害空氣污染物種類及排放限值,包括三氯乙烯、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化合物、鎳及其化合物等物種,加上原本的戴奧辛、氯乙烯單體等,總管制種類達到23項;新增訂的污染物種類排放限值自明年7月1日生效,但「非法排放」無緩衝期,「非法排放管道」排放限值自公告日起便生效,以嚇阻環保犯罪。

空污防制費率修正7/1生效 每年再減9000噸排放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30日)公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擴大空污排放差別費率,自7月1日生效,預期每年可再減少約9000公噸的空氣污染物排放。

環保署指出,這次公告修正的「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內容,包含擴大季節性費率差距,修正廢氣燃燒塔費率計算方式,調整戴奧辛重金屬及有害揮發性有機物(VOCs)費率,並新開徵3種有害VOCs空污費。

環保署表示,收費費率修正後,主要受影響者包括電力業、鋼鐵業、石化業、水泥業、面板業等對象,期望業者發展經濟的同時,更應善盡空氣污染減量責任。

環保署重申,透過相關機制強化經濟誘因,提高傳統及有害空氣污染物減量效益,預期每年可再減少約9000公噸的空氣污染物排放。

另外,環保署提醒,公私場所於10月申報第3季(7至9月)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時,即適用前述規定。關於收費費率詳細內容,可至環保署網站「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頁查詢。

高雄鳳山溪遭水泥製品廠非法排污 環保局告發

高雄市鳳山溪屢遭偷排廢水,高雄市環保局今天在鳳山溪水污染管制區稽查,查獲鳥松區大同路一處水泥製品工廠排放乳白色混濁廢水,污染坔埔排水,當場依法告發、函命停工。

環保局發布新聞稿表示,稽查人員今天在坔埔排水發現有白色混濁廢水排出,循線往上游查察,查獲一水泥製品工廠,將大量清洗廢水未妥善收集處理即排放,依違反水污法第7、14條規定告發。

環保局指出,排廢水業者是鳥松區大同路上一水泥廠,工廠從事水泥製品製造,逕自排放廢水,水質檢驗報告檢測污染物超標倍數計算,將從重裁處新台幣6萬至2000萬元罰鍰外,現場命立即停止排放並函命停工。

環保局指出,該廠核屬水污法列管事業水泥業,但未取得排放許可,廠商未妥善處理清洗模具定型作業區產生的乳白色砂石廢水,逕自排放至廠外水溝,循水路污染鳳山溪支流坔埔排水。

根據統計,5月30日迄今,環保局從5月30日迄今已稽查194家次鳳山溪上游沿岸事業,裁處18家次業者非法排放廢水;其中有12家食品業者、3家皮革業、1家消防業者、1家水泥業及1家化工業者,17家依違反水污法告發,1家依違反空污法告發。

環保局呼籲,將不定期規劃水污染熱區稽查專案,呼籲業者切勿心存僥倖,以免遭到重罰。

「積沙成塔」裸露揚塵全面管制 環署:估年減一座中火排放量

裸露的地表、露天堆放的工業物料、未封閉的廠房製程,只要風吹過,就會讓粒狀汙染物飄散。環保署表示,台灣每年有2萬多公噸懸浮微粒排放,其中有六成是粒狀污染逸散。為了減少排放,環保署6日修正發布「固定污染源逸散性粒狀污染物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管制各處粒狀污染物,預估每年可「積沙成塔」,減少1471公噸懸浮微粒,相當於中火一整年粒狀污染物排放量。

台灣每年排放2萬424公噸懸浮微粒,其中超過六成起因於裸露土壤、工廠物料,以及開放製程的粒料隨風飛散(約1萬2812公噸)。這種污染被稱作「逸散性粒狀污染物」,通常來自砂石、採礦、水泥、石材、瀝青拌合、鋼鐵冶煉等產業。

環保署在2009年祭出「固定污染源逸散性粒狀污染物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管理辦法」,但減污效果有限。環署今(2023)年1月提出修正草案,並在本月6日正式發布辦法,要求業者、公家單位在一年緩衝期內加強污染防制措施。

環保署表示,「物料露天堆置」佔整體粒狀污染物排放五成,許多砂石場雖依規定設阻隔牆,但防制效果有限。因此規範未來針對堆置超過一定體積者,以封閉建築或防塵布網取代阻隔牆。環保署強調,逸散性粒狀污染物多來自國家公園及自然保護區外,不符合空氣品質標準的空污三級防制區,未來會優先強化管制區內物料堆置,業者防制範圍應從原定八成提升至九成。

此外,地表土壤若沒有植被,也可能揚起塵土。法規過去只要求業者及政府單位針對八成範圍,採行綠化、灑水、設置防塵布、噴灑化學穩定劑,未來所有裸露區塊都在防制範圍內。

針對開放製程,例如瀝青混拌的砂土及異味飛散、鋼鐵冶煉的飛灰飄出,過去只要求設置集氣設施,卻未規定集氣效率,新規定要求集氣效率應達60%以上。

環保署表示,新規上路後,預計每年削減露天堆置、地表裸露的粒狀污染物1266公噸、開放製程205公噸。合計每年削減量,相當於台中火力發電廠每年粒狀污染物排放。

日本百年溫泉旅館1年只換2次水!「致命細菌超標3700倍」引眾怒 業者認錯

據《朝日新聞》報導,事發店家為福岡縣筑紫野市的高級溫泉旅館「大丸別莊」,創立於1865年,在當地相當有名氣。不過,大丸別莊近日遭爆料自2019年開始,溫泉每年只換2次水,不僅如此,業者也未按規定放氯消毒,導致水裡檢出可致人於死的「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更超出規定3700倍。

根據日本政府的條例規定,若是屬於連日使用型的循環浴池,應每週至少換水一次,且水中的氯(Chlorine)濃度必須在每升0.4毫克以上。旅館去年10月曾向縣府遞交自行檢驗的報告,顯示細菌量下降至標準以下,不過11月縣府前往勘查時,卻發現水中退伍軍人菌超標,業者更疑似偽造文書。

據悉,這座歷史超過百年「大丸別莊」連天皇都曾造訪過,醜聞曝光讓當地民眾都憤怒不已,事後業者也於官網發文坦承錯誤,並承諾未來會遵守清潔和消毒工作。針對虛假申報,目前福岡縣正討論是否依「公眾浴場法」對旅館開罰。

高屏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綁一起 屏議員抨擊成產業升級緊箍咒

屏東縣空氣汙染85%來自境外,縣議員許展維今在議會質詢時對2015年實施的「高屏地區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計畫」大表不滿,抨擊高雄市排放汙染規遠大於屏東,卻倒因為果列為同一管制區,屏東正邁入產業轉型和升級,空汙總量管制針對新設汙染源增量抵換作法,將限制發展,應該脫離;縣長周春米說,高屏「綁一起」不公平、不合理,會降低廠商設廠意願,將收集資料建請環保署修改。

 

許展維說,根據環保署的報告,屏東縣因地形因素和下風處地理位置,空氣品質受跨區汙染物影響高達85%,在屏東無重工業的主觀條件和地理位置的客觀條件下,高的燃煤發電廠與其他重工業設施排放的廢氣,是造成屏東常年空氣品質不佳的主因,但環保署2015年實施的「高屏地區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計畫」,卻指定高屏地區為同一總量管制區。

 

「這是倒因為果,且是產業發展的束縛!」他說,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是為改善空氣品質不良問題,屏東縣境內汙染源僅15%,但有高達85%是境外汙染,那有管制「受害者」的道理;屏東縣工業汙染的空汙排放占比低,且經持續推動鍋爐改善與屏南工業區天然氣管線鋪設後,已大幅減量,在此情況下推動固定汙染源管制,已無太大意義。

 

他說,高雄市固定汙染源各汙染物排放量遠大於屏東,兩區排放規模差距甚大,無需以相同標準施行總量管制;總量管制針對新設汙染源增量抵換作法,在現階段可抵換的來源有限,且掌握在少數工廠下,對正處於產業轉型和升級的屏東縣,勢必造成影響,限制地方產業發展,

 

周春米答詢時說高鐵特定區和屏東科學學園等都在起步階段,攸關屏東縣未來的發展,屏東的空汙主要來自境外,「高屏地區空氣汙染物總量管制計畫」卻把高雄和屏東綁一起,這「不公平、不合理」,會降低廠商設廠意願,將收集資料建請環保署修改環保局長顏幸苑表示,高屏是全國唯一為兩縣市總量管制區,都拿到空汙抵換量,兩地條件不同,確實不公平。

高雄食品廠柴油外洩污染河道 環保局開罰限期清污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市府上午主動巡查鳳山溪上游河道,發現鳳山圳滯洪池旁河道遭油污污染,派員前往現場巡查,現場水面漂浮褐色油污並有異味,立即鋪設吸油棉及攔油索,避免下游河道遭污染。

環保局經出動空拍機向上游溯源,發現污染源來自美山路36巷至美山路30巷橋之間,循痕跡查獲油污來自一食品業者。由於業者廠內柴油貯存槽止漏閥斷裂,造成柴油洩漏約100公升,流入廠房後方鳳山圳,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28條規定,裁處新台幣1萬至600萬元罰鍰,並命限期清除河面油污。

環保局同時在下游鳳山圳與坔浦排水匯流口,架設攔油索及吸油棉,避免油污染持續擴散,現場也命業者盡速清除河道油污,以防止下游鳳山溪二次污染。環保局將持續追蹤清理進度,要求今天完成清污。

環保局呼籲,業者應妥善貯存製程油品,發生意外洩漏情形,應依法進行通報,並採取緊急措施防止污染擴散,若查獲違法排放將依法予以重罰,並負環境復原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