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幸福川變黑發臭 居民憂偷排廢水 水利局說話了

 

環保局人員16日前往幸福川檢測水質。圖/水利局提供

高雄市幸福川近日被民眾發現河水變黑、散發惡臭,甚至出現死魚,引發偷排廢水疑慮。網友找出4年前市府網站曾展示「幸福川蛻變成親水景觀」的照片,如今變得混濁、油膜浮動。水利局說,經查沒有工廠偷排廢水,異狀是因為今年首場大雨把上游側溝與下水道積淤沖入幸福川,是暫時性混濁現象。

幸福川全長約5.3公里,是高雄市境內1條小型河川,河道兩側為河南路與河北路,流經三民區、前金區、新興區與苓雅區,最終匯入愛河。幸福川過去因長期污染惡名昭彰,市府歷經多次整治,近年投入預算整建河岸、設置自行車道與親水平台,打造成兼具生態與休閒的水岸空間,並曾作為市府水環境改善政策的代表性案例。

民眾反映,幸福川從上周末起水色突然變成黑褐色,不僅有油膜漂浮、惡臭撲鼻,甚至有魚屍浮現,與先前清澈的水體形成強烈對比,懷疑有人偷排廢水。網友也貼出幸福川變成黑色河流的照片,引發熱議。有人說「第一次看到黑色的河」、「隔著手機都聞到了,而且會有很多蚊子」、「2年前去高雄看演唱會,當時這河還沒很嚴重」。

水利局說,近日幸福川沿線水質變濁有異味,不是偷排廢水所致,主因是5月9日夜間出現今年首場較大量降雨,上游民族路下方的截汚系統因應排洪需求停止操作,橡皮壩倒伏後,上游側溝及下水道內長期累積的垃圾雜物與淤泥,被雨水沖刷,流入幸福川,導致近日幸福川水體出現混濁及有異味的狀況。

水利局說,幸福川沿線已設置水循環泵與曝氣設備,並持續運作以加速水質改善。其中曝氣設備透過持續供氧,促進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而水循環泵則協助打破水體死角、促進流動,提升整體水質循環效率。

水利局指出,由於初雨挾帶污泥所造成的暫時性混濁情況,仍需數日時間,才能隨著河道內水體的流動及曝氣逐步排除、恢復穩定。市府也將持續監測幸福川水質變化,並視實際狀況強化維護作業,確保水體環境品質。

幸福川昨日上午水色仍混濁,水利局指出,因初雨挾帶污泥所造成的暫時性混濁情況,仍需數日時間才能恢復穩定。記者王勇超/攝影

水利局接獲民眾通報幸福川水質不佳並飄出異味,本月16日派人會同環保局前往檢測水質,確認水質無異常。圖/水利局提供

 

梅雨將至!北市查獲7起水污染 籲企業勿心存僥倖趁雨偷排

臺北市環保局人員進行稽查

為確保河川水體水質,臺北市環保局除進行水體水質監測,接獲水污染通報時即啟動強力稽查,該局今(17)日表示,今年1月至4月於北市各區計查獲7處水污染事件,除依法開罰並要求確實改善。環保局更提醒各業者,隨著梅雨季節來臨,常伴隨短延時強降雨,業者應加強水污染防治措施,以避免污染物隨雨水沖入河川,造成更大範圍的污染,破壞環境又違法遭罰。

環保局統計今年1月至4月已在北市文山區、內湖區、信義區及北投區等陸續查獲7處工地等場所,因未設置有效的防治措施,致泥水、污水溢流污染水體,或未依規定辦理削減計畫變更,皆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開罰並要求改善。

為有效遏止水體污染,環保局採取查緝與源頭管控並行的策略,針對工地等場所,要求設置沉砂池、截流槽等防治設施,確保泥水與污水經過處理後再排放,避免直接進入河川。對於曾發生水污染事件及未完善設置防治措施的場所,該局加強查緝並依現場情形分析查找可能的污染源,據以要求改善。

環保人員現場查氣分析可能污染源

目前正是梅雨季節,環保局再次提醒工地施工業者,泥水須經沉砂池處理後才能排放,避免污染河川。美好的生活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市民若發現河川污染情況,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進行通報,環保局將儘速派員前往查處。

日月潭、南崗工業區廢水汙染 南投祭AI科技感測揪出偷排業者

日月潭和南崗工業區分別是知名景點和產業園區,卻同樣遭到水汙染威脅,影響美景和居民環境。南投縣推動智慧水質監控,布建水質感測器,更結合物聯網科技,透過AI科技感測,阻斷繞流排放,揪出不法業者。

日月潭水質碧綠清澈,今年1月水社水域出現帶狀白色泡沫,遊客在潭畔欣賞湖光山色,看到白色泡沫,隨著水流漂移,感覺相當煞風景。

南崗工業區附近居民也說,廠商偷排廢水存在已久,尤其是下雨天,廢水偷排到大排後被雨水衝到貓羅溪,追查不易。去年南投午後經常大雨,業者趁機偷排廢水,一度產生白色泡沫,讓大排如同泡泡河,才讓居民發現偷排廢水。

南崗大排常遭排放廢水飄異味,業者利用下雨天偷排。

南投縣環保局說,為維護水環境,積極投入水質監測設備,前年推動環境智慧水質監控,布建水質感測器,尤其是日月潭風景區、南崗產業園區、及低溶氧易死魚河川等水域,24小時監控水質狀態,從民國112年9月到今年4月已查獲4家事業,因廢水處理違規。

南投縣環保局在南崗工業區裝設即時影像監測器,發現水汙染立刻啟動稽查應變,維護水環境。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今年除持續安裝水質感測器外,還在南崗工業區增設即時影像監視器,若感測器上傳數據異常,可利用即時影像初判水質是否汙染,立刻啟動稽查應變,並與南崗工業區服務中心資源共享,交叉比對監控影像,以提升執法效能。環保局表示,運用智慧科技即時監控,提高稽查效率和準確率,遏阻廠商違規,減少廢水對河川水體危害。

環保局長李易書說,過去業者常繞道排放廢水,在AI科技感測下,不管黑夜白天、偏鄉或市區,都能在第一時間揪出偷排業者,打擊環境犯罪。民眾若發現水汙染,可直接通報公害陳情專線049-2234685一起守護環境。

南投縣環保局在南崗工業區設置水質感測器,監測水體汙染。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中市農田灌溉溝渠遭廢油污染 環保局追查兩家汽修廠偷倒

中市南屯區農田灌溉溝渠劉厝溪遭連續傾倒黑油

南屯區農田灌溉溝渠劉厝溪,在清明連假前後遭不肖人士連續傾倒黑油,導致溪水變黑,汙染周邊農田,市議員朱暖英7日在議會痛斥環保局稽查不力,找不到凶手!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已查到兩家汽車修配廠偷倒廢油,將於下水道裝攝影機杜絕不法。

朱暖英質詢表示,根據環境部2024年統計六都水汙染稽查次數,新北5780次、桃園5120次、台南4743次、台北2226次、台中1772次、高雄1439次,台中市水汙染取締次數位居六都倒數第二,她質疑環保局為何取締次數比別人少?

朱暖英進一步提到,南屯區農田灌溉溝渠劉厝溪,在清明連假期間遭不肖人士傾倒黑油,致溪水變黑,周邊農田遭汙染。不到1個月,不肖人士又利用雨天偷排黑油,痛斥環保局稽查不力。她憂心再過兩個月,稻子就要收割,農田灌溉溝渠仍是汙黑一片,農民擔心農作物受損,水汙染防治效果,對不肖業者而言,沒有達到嚇阻作用,致農民怨聲連連。

陳宏益表示,台中市先於六都對電鍍業者實施水汙染監測防,而南屯農田汙染已抓到是兩家汽車修配廠傾倒,由於汽車修配廠目前不是法令列管對象,未來會建議中央或市府納管,並裝設下水道攝影機來防治。

「馬卡道澤蟹」墳場?中山大學宿舍排放汙水問題頻傳 威脅陸蟹生態

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中仍有活著的馬卡道澤蟹。 圖/王勇超攝影

台灣特有種「馬卡道澤蟹」僅生存在高雄柴山,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馬卡道澤蟹墳場,環保局1月稽查發現生活汙水未納管,2月複查確認接管完成,但4月又有檢舉指稱宿舍另條管線排出泡沫汙水,環保局28日前往會勘,確認已改善完成未開罰,後續將再追蹤。

環保局說,今年1月6日接獲民眾陳情,指稱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排放生活汙水,汙染環境導致大量陸蟹死亡,環保局人員1月7日現場稽查,發現宿舍生活汙水未接管,影響環境衛生,違反廢清法規定,要求中山大學限期改善,2月14日複查接管已完成。

今年1月有民眾發現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水溝,疑因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其中,淪為馬卡道澤蟹墳場。 圖/王勇超攝影

環保局2月14日複查,確認宿舍區汙水已依規定接入地下管線,但在4月24日再度接獲檢舉後稽查,發現宿舍另1條排水管線排出含泡沫汙水,溢流至地下1樓平台,再流入排水系統,環保局再次限期改善,4月28日確認已完成接管,因此未開罰。

28日環保局、水利局、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教育部一起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雖發現2隻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但也有多隻活著的馬卡道澤蟹在牆上攀爬或在水溝內活動,水溝內除了馬卡道澤蟹,還有小魚、蝌蚪、螺,生物活動正常。

中山大學說,今年1月迄今,環保局已多次次現場會勘並檢測水質,水質皆正常,校方已完成教職員宿舍的汙水納管,由於放在水溝裡的汙水管表面光滑、不利馬卡道澤蟹攀爬,校方也在水管上鋪設紗網或在水溝放置石頭,讓馬卡道澤蟹可以順利爬出水溝。

高市環保局4月24日再度接獲檢舉後稽查,發現宿舍另1條排水管線排出含泡沫汙水,溢流至地下1樓平台。 圖/王勇超攝影

高市環保局會同水利局、立法委員黃捷服務處、教育部,28日上午一起前往中山大學教職員宿舍後方的排水溝會勘,發現馬卡道澤蟹陳屍水溝中。 圖/王勇超攝影

延宕多年 瑞芳汙水工程啟動

「瑞芳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範圍示意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瑞芳地區延宕多年的汙水下水道建設,終於在今年3月11日完成首期第一標決標,預計2029年7月完工,盼能一舉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並恢復基隆河水體環境。此工程被地方視為擺脫「基礎建設次順位」命運的關鍵里程碑。地方議員期盼這次工程啟動只是起點,未來更多基礎建設資源能公平分配,讓瑞芳真正與都會區「接軌」,不再是被遺忘的一角。

新北市水利局推動「瑞芳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路線全長約4.3公里,總經費3億8880萬元,施工起點自楓子瀨路與宜蘭線鐵路交會處,沿台2丁線一路鋪設至介壽橋與中山路口。未來將串聯起瑞芳地區主幹汙水輸送網絡,為後續水資源回收中心正式運作打下基礎。

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瑞芳區因歷史產業與地形因素,長年人口集中卻基礎設施落後,早期雖規畫以BOT模式建置汙水系統,但因政策轉向與財源不足而擱置多年,如今終於獲中央核定補助,象徵地方建設向前跨出關鍵一步。整體工程共分5標進行,首期預計接管6267戶,完工後區內接管率可達38.58%。

民進黨議員林裔綺說,早年就有規畫設置水資源回收中心,若今年不啟動施工,地主依法可收回土地,後果嚴重。

水利局補充說明,受限地質多為岩盤,需採高階推進機具進行施工,以確保安全與品質。未來水資源回收中心預計2026年發包,第一期日處理量將達4500噸,涵蓋四腳亭、瑞芳市區與爪峰地區,預期能有效改善基隆河汙染,減少惡臭,並讓居民免除抽水肥之苦。

彰化染花業者偷排廢水 染紅1.8公里大排下場慘

染花業者把用過的染劑直接倒入排水溝渠,一夕之間就讓大排出現「血流成河」的恐怖畫面。(圖環保局提供)

「血流成河」!彰化縣永靖鄉一處灌溉溝渠最近突然變成「血河」,整條水流染成紅色,嚇壞當地居民。環保局接獲通報循線追查,赫然發現是一家染花業者趁清洗染劑容器時,竟將含有染劑的廢水直接排入排水溝,導致染紅範圍長達1.8公里。依水污染防治法相關規定,業者將面臨3萬至最重300萬元罰鍰,並被要求參加環境講習,為心存僥倖的心理付出慘痛的代價。

環保局指出,這起污染事件發生在4月中旬,居民一看到「紅色河流」立刻通報,稽查人員隨即展開追查,透過監視攝影機與現地調查,鎖定污染來源。業者最後坦承,4月18日上午清洗染劑容器時,將廢水從自家排水管排到路邊溝渠,一路染紅至崙仔尾大排。

環保局表示,這不是首次接獲民眾反映該地出現紅水,平時就已加強巡查並設CCTV監控,此次終於蒐證成功,將依法重罰。

環保局提醒業者愛花卉更要懂得愛水,染劑廢水應妥善儲存、委託合法清除,切勿再任意排放,共同守護水資源。

染花染劑順著排水管流入大排,污染河川。(圖環保局提供)

染花業者處理染料求一時之便,被抓到付出慘痛的代價。(圖環保局提供)

汙泥廢水溢流排水溝 高雄愛河上游變「牛奶河」 環保局開鍘了

高雄市仁武區愛河上游北屋段前排水溝,今天(4/21)被民眾目擊發現有廢汙水排入,環保局追查發現一處營建工地正在施作連續壁工程,營建廢水溢流至場外排水溝,依違反水汙染防治法第30條水汙染管制區內汙染水體之規定告發,將裁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

 

今天下午4時許,網友在臉書粉專「仁武人大小事」上傳汙水排放影片指出,每天平常日都會看到有工程偷排大量汙水,地點就在北屋的愛河上游,灰白汙泥水不斷流入排水溝瞬間變「牛奶河」,並表示已向環保局檢舉要求盡快查明汙染源頭。

 

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痛批「無良企業一定檢舉」、「很可惡的廠家,抓到一定要重罰!」、「超可惡」、「哪來的暗管?」;還有網友說「昨天才在河裡看到鴨群和烏龜終於回來了」。

 

環保局回應,今天接獲民眾陳情,仁武區愛河上游北屋排水內有灰色混濁廢水排放,經稽查人員至現場巡查監測,採取水樣檢驗水質pH值8.11,導電度888μS/cm,水溫28.8度。

 

經查該營建工地正施作連續壁工程,壁內泥水未經妥善收集處理,溢流至工地外,造成愛河上游北屋排水溝汙染。

 

環保局表示,為維護愛河水體品質,將持續針對周邊事業辦理稽巡查作業,同時呼籲業者勿以身試法非法排放汙水,民眾若於河道發現非法排放或其他汙染,可撥打1999通報,以維護環境水質。

高雄小港上空出現橘色煙霧 將開罰中石化最重恐2000萬

今天中午過後高雄小港上空出現詭異的黃橘色煙霧,高市環保局派員到場稽查發現,煙霧來自小港臨海產業園區內的中石化小港廠,因設備操作溫度過低引起。環保局表示,該廠未維持防制設備正常運作,異常排放已經停止,相關數值符合空品標準,但將依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開罰10萬至2000萬元。

今天下午1點10分左右,環保局AI雲端監視系統發現,小港臨海產業園區有空汙異常排放情形,立即派員至現場了解原因。不久後,陸續有民眾向消防局通報此事,消防局回應為工廠排放廢氣,無人員受傷。

環保局指出,中石化在基本化學材料製造程序(M05)產製環己酮肟,試車過程中因氧化氮去除器操作異常,以致黃橘色氮氧化物由P501管道排放。依據物質安全資料,氮氧化物在高濃度下為有刺激性味道之氣體;環保局派員至廠稽查,並於下風處進行監測,相關數值均符合空品標準。

環保局提醒,目前風向主要為北風,汙染物往海面上擴散,雖異常排放已於1點41分停止,下風處民眾仍需注意空品變化,做好個人防護。

燃料法規大洗牌 台南環保局輔導業者落實空污防制

為協助臺南市轄內使用資源循環燃料業者了解新修訂的法規,環保局17日舉辦說明會,向業者說明污染物排放標準、防制設備效能提升及新增的污染物檢測項目與頻率,並透過現場查核與擴大檢測,確保工廠符合許可法規及排放標準,以維護空氣品質。

此次修法對燃料混燒比例與污染物排放標準做出明確規範,業者須確保排放戴奧辛及重金屬(鉛、鎘、汞)符合標準,並檢視戴奧辛採樣設施與防制設備的處理能力。若無法符合規範,應於2025年4月1日前向環保局申請改善期限。

除此之外,固定污染源的空氣污染物檢測項目增加氯化氫、重金屬及其他化合物如鉛、鎘、汞等,並依燃料類型調整檢測頻率,例如第一類固體再生燃料每年檢測一次,第二類每半年一次,使用廢棄物再利用燃料者則需每季檢測,藉由分級控管方式強化污染監測。

環保局長許仁澤提醒,業者應落實防制設施管理,妥善操作廠區內各項防制設施,避免造成空氣污染而遭受處分,環保局將不定期派員稽查,如經稽查發現與本局核發之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不符者,將處以10萬元以上至2千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