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小港上空出現橘色煙霧 將開罰中石化最重恐2000萬

今天中午過後高雄小港上空出現詭異的黃橘色煙霧,高市環保局派員到場稽查發現,煙霧來自小港臨海產業園區內的中石化小港廠,因設備操作溫度過低引起。環保局表示,該廠未維持防制設備正常運作,異常排放已經停止,相關數值符合空品標準,但將依違反空氣汙染防制法開罰10萬至2000萬元。

今天下午1點10分左右,環保局AI雲端監視系統發現,小港臨海產業園區有空汙異常排放情形,立即派員至現場了解原因。不久後,陸續有民眾向消防局通報此事,消防局回應為工廠排放廢氣,無人員受傷。

環保局指出,中石化在基本化學材料製造程序(M05)產製環己酮肟,試車過程中因氧化氮去除器操作異常,以致黃橘色氮氧化物由P501管道排放。依據物質安全資料,氮氧化物在高濃度下為有刺激性味道之氣體;環保局派員至廠稽查,並於下風處進行監測,相關數值均符合空品標準。

環保局提醒,目前風向主要為北風,汙染物往海面上擴散,雖異常排放已於1點41分停止,下風處民眾仍需注意空品變化,做好個人防護。

燃料法規大洗牌 台南環保局輔導業者落實空污防制

為協助臺南市轄內使用資源循環燃料業者了解新修訂的法規,環保局17日舉辦說明會,向業者說明污染物排放標準、防制設備效能提升及新增的污染物檢測項目與頻率,並透過現場查核與擴大檢測,確保工廠符合許可法規及排放標準,以維護空氣品質。

此次修法對燃料混燒比例與污染物排放標準做出明確規範,業者須確保排放戴奧辛及重金屬(鉛、鎘、汞)符合標準,並檢視戴奧辛採樣設施與防制設備的處理能力。若無法符合規範,應於2025年4月1日前向環保局申請改善期限。

除此之外,固定污染源的空氣污染物檢測項目增加氯化氫、重金屬及其他化合物如鉛、鎘、汞等,並依燃料類型調整檢測頻率,例如第一類固體再生燃料每年檢測一次,第二類每半年一次,使用廢棄物再利用燃料者則需每季檢測,藉由分級控管方式強化污染監測。

環保局長許仁澤提醒,業者應落實防制設施管理,妥善操作廠區內各項防制設施,避免造成空氣污染而遭受處分,環保局將不定期派員稽查,如經稽查發現與本局核發之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不符者,將處以10萬元以上至2千萬元以下罰鍰。

立委踢爆水質汙染致癌 飲用水條例卻28年未修訂

立委陳菁徽十七日表示,人民的健康,一刻都不能疏忽,賴政府希望打造健康台灣,將癌症下降一分之三,就得從所有面向防堵致癌可能性。

去年,我國有卅七座淨水場遭驗出包含PFAS在內的致癌物超標。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也稱做永久化學品,對環境生態、人體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包含致癌、提高猝死機率、導致生理功能失調等。

立委指出,但是相關法規飲用水條例的處罰規範已超過廿八年沒有修訂,甚至對汙染行為仍用最高六萬以下的額度來管理,另外,環境部預告納管飲用水的PFAS等物質同時,卻又放任三年內違法可以免罰的空窗期。

她提到,在研究水汙染議題期間,也赫然發現有一間大學,被驗出飲用水條例規範的劇毒致癌苯物質,而且還超六十四倍,但從環境部應對來看,除了複驗之外,並未再追蹤受影響國人的健康情形,也未曾主動通知外界或公告,顯然是想要息事寧人。

立委表示,相比二○一五年雙北發生鉛管事件,當時中央、地方、自來水公司,針對所有鉛管用戶,結合市立醫院資源免費辦理抽血檢查。現在的政府,應對的方法太被動,也讓汙染學生健康的風險大幅提升。

露營場汙水危機!全台近98%位於水汙染管制區 僅7.3%合法

露營風氣盛行,衍生的浴廁、生活廢水卻會汙染好山好水,今年3月起業者須依環境部規範設置汙水處理設施,但立委與環團18日舉辦記者會指出,全台近98%露營場位在水汙染管制區,僅7.3%合法,尤其南投、苗栗縣露營場各超過400家,憂心當地水源區水質遭受露營場汙水影響,要求位在水汙染管制區的露營場落實污水處理及合法化,要求中央及地方政府負起責任執法,別讓河川上游受汙染,造成下游河川遭殃和民生用水危機。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表示,露營場汙水量相當於小型社區的日常汙水排放量,且多設於水質較乾淨的河川附近,若汙水未經處理就排放,水源區水體水質將劣化或優養化,甚至影響下游水庫水質。

她指出,根據交通部觀光署2月統計,全國共1906處露營場,位於水汙染管制區約1861處,其中僅137處合法,換言之,露營場位於水汙染管制區的比例高達97.6%,合法比例僅7.3%。

陳昭姿也提到,違法露營場以南投縣和苗栗縣最多,均超過400家,其次依序為新竹縣、桃園市和台中市,也都有100、200家違法露營場,代表桃竹苗中投這幾個縣市的水源區有露營場汙水影響水源區水質的壓力與疑慮。

她質疑,有汙水設備但不合法的露營場可以營運嗎?且露營場還有水土保持和土地使用是否合法的問題,要求農業部、環境部和觀光署提供各縣市清查資料每季列管並公布。

此外,鳥嘴潭人工湖上未畫設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也引起爭議,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指出,鳥嘴潭附近的草屯垃圾場仍堆積許多垃圾打包的太空包,久置恐汙染鳥嘴潭水質,要求經濟部儘速將鳥嘴潭人工湖鄰近範圍、取水口以上區域的烏溪集水區畫為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以維護鳥嘴潭水源安全,避免上游進行養豬、畜牧、汙染性工廠等不當開發。

彰化縣議員吳韋達說,鳥嘴潭人工湖供應南投草屯和北彰化近百萬人的民生用水,但除了草屯垃圾場,人工湖施工期間被發現存在有害石綿、南投埔里近期傳出要在烏溪流域上游蓋廢棄物掩埋場,彰化人憂心上游汙水流進下游的鳥嘴潭,政府卻不畫設自來水保護區,難道彰化人的水源不配有保護區保障?水利署和台水不應大小眼,難道彰化人是二等公民?

民眾黨立委張啟凱強調,他會持續要求經濟部、水利署和台灣自來水公司儘速提出畫設草案,並早日與地方溝通,一起保護南投和彰化近百萬人的水源安全。

早知量能嚴重不足!中鋼子公司勾結汙水處理廠 偷排23萬噸廢水

中鋼集團子公司中聯資源公司為了節省排放汙水的處理費用,利用夜間或假日偷排放汙水約23萬噸,再勾結汙水處理廠技術員,事先掌握不定期稽查的時間,並調整汙水排放量規避,檢方調查中聯公司共短繳1億1598萬元的汙水處理費,雄檢偵結後依詐欺等罪起訴中聯公司李姓經理等10人。

中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由中鋼及台泥等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主要負責水淬爐石相關原料及產品的儲存、加工及運輸,高雄地檢署指出,水淬爐石在處理及堆置過程中,會產生廢水pH值約10至12,鹼度過高,依照規定要將廢水收集後進行酸鹼中和處理至放流標準,再經納管口排放至經濟部高雄臨海林園大發產業園區聯合汙水處理廠。

不過,中聯公司明明知道內部廢水處理設施已嚴重量能不足,高雄廠早就難以將廢汙水中和處理到合格排放標準,竟利用夜間或假日調整水汙染防治措施,偷排放PH值超標的汙水,白天再調整納管口水質,應付抽檢及調整流量表等方式來進行規避。

檢方獲報偵辦,去年10月起陸續帶回中聯公司李姓經理、朱姓領班等人,複訊後向法院聲押獲准,檢調清查,中聯公司從2020年1月至去年9月30日,高雄廠逃漏的PH值異常處理費及基本處理費達1億1586萬餘元、臨海廠則逃漏基本處理費12萬餘元,等於已經有約23萬噸廢水流入海洋,偵結後依詐欺等罪起訴李姓經理等9人。

此外,檢調另查出汙水處理廠蔡姓技術員把不定期稽查的時間洩漏給中聯公司,雄檢偵結後依洩密罪起訴。

★未經判決確定,應推定為無罪。

新竹市矽膠製品廠火警 環境部晚間對苗栗頭份發出空汙警報

新竹市香山區南港街一家矽膠製品公司上午11點多發生火警意外,現場濃煙直竄天際,依氣象署顯示,風向為西北西風,香山區及苗栗縣將受到影響,環境部晚間6點10分針對頭份市發出空氣品質警報,頭份地區已達紫色警報,對所有族群非常不健康,應減少戶外活動。

 

苗栗縣環保局表示,目前包括新竹市消防局,環境部應變小組都在持續處理,建議頭份地區民眾將門窗緊閉,減少外出,如果必須外出,應佩戴口罩保護。

台積電擴廠通過環評!環團要求逐年減碳、空污監測、環境成本評估 落實生態公園承諾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團表示,台積電應訂定逐年減碳目標,優先採購在地再生能源,P3~P5 廠開發面積約 60.22公頃,營運期間每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達 507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經減緩後降至 233 萬噸。其中,87.5%(約 204 萬噸 CO2e)來自能源間接排放,顯示台積電碳排主要源於用電。

環團肯定台積電訂下 2030 年 60% 再生能源的目標,但根據說明書,目前僅承諾「自量產後,每年取得實際用電量 25% 的再生能源」,依預計期程P3廠將2026年營運,而P4、P5廠則為2027年營運,這意味著 2029 至 2030 年間,需在一年內急速增加 35%(約19.3億度電)的再生能源,以達成60%目標,如此急遽的增幅令人擔憂其可行性。

環團要求台積電應依 RE100 承諾,於 2040 年達成 100% 再生能源,並制定逐年提升的用電規劃,確保穩定轉型,而非臨時補足。此外,開發單位應優先採購高雄地區綠電,以促進在地供應鏈發展,減少外購電力與輸電損耗,使減碳真正落實。

環團要求,市府應兌現歷屆市長生態公園承諾,明確規劃入園區範圍,本案環評書顯示規劃綠地面積為 19.67 公頃,卻未列為公園用地。楠梓產業園區 P1、P2 廠,兩者合計 29.83 公頃,其中約 6.54 公頃(占 21.99%)列為公園用地。

早在 2014 年陳菊前市長便承諾,中油五輕遷移後,將於該地設立生態公園;陳其邁市長亦向市民許諾,將從都會公園串聯至半屏山、蓮池潭、洲仔濕地,最終連接柴山自然公園與愛河口,打造一條連續的都市生態綠廊。本案開發計畫中生態公園是否仍在規劃內?預計占地面積為何?政府與開發單位應兌現承諾,給高雄市民一座能從後勁社區一路步行至半屏山的生態公園。

環團主張,特工空氣品質監測站之設置應優於法規,爭取五站以保護脆弱族群,開發案鄰近工業區密集,高污染季節下風處楠梓區及仁武區更是人口稠密。依說明書資料,受影響地區有多間學校及醫院,如福山國小、福山國中、榮總等敏感受體,有必要以高標準加強空污監測。

依環評初審會審查意見處理說明,楠梓產業園區正在辦理特殊性工業區測站設置計畫書送審作業,依《特殊性工業區緩衝地帶及空氣品質監測設施設置標準》第12條第2項規定,應設置至少4座「特工空氣品質監測站」。建議本案應優於法規要求,設5座「特工空氣品質監測站」,以強化監測。

環團認為,空污抵換對地方減污效果有限,開發單位應提出實質減量策略,高雄長年面臨空氣污染之環境負荷問題,本開發案增加之空氣污染,包括氮氧化物63噸/年,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90.57噸/年,酸性及特殊性廢氣、鹼性廢氣等共57.6噸/年,呼籲開發單位應力求污染實質減量為優先。至於空污抵換手段,則需考量開發行為周邊之污染源進行優先減量,以減緩開發區域空氣品質之影響。

另開發單位提出施工期間產生粒狀物及氮氧化物之污染,將與高屏農會合作以益菌肥抵換,如高屏使用的農田面積小於1,000公頃,則建議開發單位可評估與嘉義或台南合作,從高雄上風處減少污染。

環團要求,整體開發盡速提送環境部環境影響評估,5座廠區之環境影響應進行累進計算整體評估,國發會早已陳報「南部科學園區擴建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計畫」案,顯見整體開發已成既定事實,南科管理局應儘速就整體開發範圍,提送環境部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以確認整體開發之環境及社會影響,而非不斷就小範圍切割送地方環評。

工廠排廢水5年 沒收千萬不法所得

嘉仕寶工業公司涉以繞流機制,將含有鉻、鎳等廢水排入不明渠道,再流入台中大里溪,排放的重金屬超標2倍至14倍,化學需氧量逾限值近40倍,時間長達5年。一審判罰嘉仕寶300萬元,沒收1330萬元不法所得,台中高分院駁回上訴,全案確定。
嘉仕寶工業公司由王姓男子擔任負責人,負責金屬表面處理業務,檢警前年接獲市民檢舉,業者涉違法將廢水排入溝渠,再流入大里溪內,經儀器檢驗業者箱涵排放的廢水後,發現業者排放的廢水重金屬都超標,同年四月間搜索,並對業者後方繞流排放口採集水樣送驗。

檢警發現,業者為省清除廢液、汙泥處理費用,從2018年至2023年被查獲為止,利用每天夜間時段,將廢水溢流到廠內不明渠道後,排到廠區後方排水溝,再沿箱涵匯入大排,流入大里溪。

檢警發現,業者排放的廢水,化學需氧量逾放流水限值39.7倍,有害健康物質銅、總鉻、鎳濃度也分別超標2.97倍、14.2倍、4.75倍,已達汙染環境程度,檢方依違反水汙染防治法,起訴王姓負責人、廠長、員工等四人。

台中地院審認,王姓業者等人都坦認涉案,不法所得估算為3224萬元,王另再花費1893萬元更新設備,有知悔悟,犯後態度尚屬良好,分判王等4人,1年8月至6月徒刑,緩刑5年至2年,判罰嘉仕寶300萬元,沒收不法所得1330萬元。

王男針對判罰及沒收部分提上訴;台中高分院近日駁回,全案確定。

 

每滴水都安心!飲用水嚴格把關 臺東抽驗均符標準

為了確保民眾喝到安全的飲用水,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嚴格把關自來水和非自來水的水質,去(113)年完成自來水水質檢測547點次、非自來水水質檢測67點次、連續供水設備抽驗443點次及飲用水保護區稽查27處次等項目,依據水質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均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環保局表示將藉由不定期的抽檢作業,提升水質抽驗力度,確保民眾飲用水品質安全無虞,讓大家安心飲用。

臺東縣政府表示,飲用水安全是縣政府非常重視的民生施政議題,因此,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特別加強對水資源的關注,並致力於推動水資源、廢水以及生態系統的永續管理,打造臺東縣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第6項「淨水與衛生」目標前進,減少人為污染、珍惜水資源的道路上,讓每位縣民都能公平的享有乾淨的水源。

臺東縣環保局指出,在水質檢測中,特別注意水質標準中所規定的項目,包括餘氯、濁度、大腸桿菌群、氫離子濃度指數等,此外,也特別針對自來水進行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及消毒副產物的檢查,確保居民生活中的每一滴水都安全無虞。環保局也提醒,民眾應優先選擇自來水作為飲用來源,因為未經淨化與消毒的水源可能攜帶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對健康構成威脅。提醒民眾若使用山泉水或簡易自來水,務必在飲用前充分煮沸以確保安全。

環保局呼籲,每一滴水的安全,反映對生活的珍惜與尊重。透過專案檢測與稽查,不僅能即時掌握水質變化,也能確保供水品質符合標準。期盼民眾與縣府共同努力,守護這片美麗的土地,確保飲用水安全,攜手創造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廢水處理綠色轉型 啟動廢水處理能源化伙伴網絡

環境部本(13)日攜手產官學研舉辦「廢水處理能源化」記者會,結合造紙業典範案例量能,啟動廢水處理能源化伙伴網絡,將逐步拓展至醱酵、食品、畜牧、石化等業別,預計至2032年將推動150場廢水能源化案場,初估年減碳量可達83萬公噸CO2e。

國際上積極推動厭氧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產及利用沼氣作為能源,我國接軌國際,推動廢水處理能源化。根據國內生質能源售電資料顯示,近3年售電總度數為1.4億度,其中113年以造紙業廢水能源化處理年發電量1,400萬度/家最高,且初步評估約208家事業廢水具能源化潛勢後續可轉廢為能,造紙業有很高潛勢外,另以畜牧業131家數量最高,顯示廢水能源化仍有很大空間。

為推動廢水處理能源化,「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已於本(114)年1月20日修正發布,規範一定規模廢水具能源化潛勢之造紙、食品、醱酵和石化業等對象,於水污染防治許可證(文件)申請、變更或展延時,評估優先採行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厭氧處理)及收集沼氣處理或利用。環境部說明除法規驅動外,亦同步向行政院提報「推動廢(污)水能資源化、低碳智慧化處理計畫」爭取4年新臺幣23億元預算,透過建立示範案場加速推動。此外,陸續推動達6項措施,包括:1.辦理淨水永續獎肯定事業投資綠色轉型、2.補助創新研發技術鼓勵開發綠色轉型技術、3.對於推動綠色轉型者給予水污費抵減、4.推動綠色轉型專案貸款信用保證、5.推動綠色成長基金投資淨零產業、6.建構技術平台提供低碳淨零新興廢污水處理技術等多元輔導措施。

有鑑於國內一些大型紙廠如正隆大園廠、永豐餘新屋廠等,已有純熟技術經驗,環境部邀請經濟部產發署、造紙公會、正隆公司、永豐餘公司、工研院等代表參與,借鏡實際成功經驗,結合技術資源,籌組廢水生質能伙伴網絡;規劃核發技術服務機構實績證明;成立專家輔導團進行輔導等。永豐餘公司代表表示,近年執行龜山水資中心ROT案,沼氣能源化打造綠電系統,每年沼氣發電量為500萬度及減少2,500噸碳排放量。正隆公司代表表示,推動「廢水處理能源化伙伴網絡」,能達到母雞帶小雞1+N的功效,期待能有更多潛勢伙伴來解鎖廢水綠能寶藏。

環境部冀透過法規政策、多元獎勵及輔導措施,綠色成長基金投資等多管齊下,逐步由造紙業進一步拓展至畜牧業、食品業、醱酵業等進行廢水綠色轉型能源化。廢水處理綠色轉型不但節電減廢,亦可進一步創能減碳,而沼氣回收、燃燒處理及發電等符合減量方法學時,亦可申請碳權,兼具多重效益,有助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