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幸福川變黑發臭 居民憂偷排廢水 水利局說話了

環保局人員16日前往幸福川檢測水質。圖/水利局提供
高雄市幸福川近日被民眾發現河水變黑、散發惡臭,甚至出現死魚,引發偷排廢水疑慮。網友找出4年前市府網站曾展示「幸福川蛻變成親水景觀」的照片,如今變得混濁、油膜浮動。水利局說,經查沒有工廠偷排廢水,異狀是因為今年首場大雨把上游側溝與下水道積淤沖入幸福川,是暫時性混濁現象。
幸福川全長約5.3公里,是高雄市境內1條小型河川,河道兩側為河南路與河北路,流經三民區、前金區、新興區與苓雅區,最終匯入愛河。幸福川過去因長期污染惡名昭彰,市府歷經多次整治,近年投入預算整建河岸、設置自行車道與親水平台,打造成兼具生態與休閒的水岸空間,並曾作為市府水環境改善政策的代表性案例。
民眾反映,幸福川從上周末起水色突然變成黑褐色,不僅有油膜漂浮、惡臭撲鼻,甚至有魚屍浮現,與先前清澈的水體形成強烈對比,懷疑有人偷排廢水。網友也貼出幸福川變成黑色河流的照片,引發熱議。有人說「第一次看到黑色的河」、「隔著手機都聞到了,而且會有很多蚊子」、「2年前去高雄看演唱會,當時這河還沒很嚴重」。
水利局說,近日幸福川沿線水質變濁有異味,不是偷排廢水所致,主因是5月9日夜間出現今年首場較大量降雨,上游民族路下方的截汚系統因應排洪需求停止操作,橡皮壩倒伏後,上游側溝及下水道內長期累積的垃圾雜物與淤泥,被雨水沖刷,流入幸福川,導致近日幸福川水體出現混濁及有異味的狀況。
水利局說,幸福川沿線已設置水循環泵與曝氣設備,並持續運作以加速水質改善。其中曝氣設備透過持續供氧,促進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污染物,而水循環泵則協助打破水體死角、促進流動,提升整體水質循環效率。
水利局指出,由於初雨挾帶污泥所造成的暫時性混濁情況,仍需數日時間,才能隨著河道內水體的流動及曝氣逐步排除、恢復穩定。市府也將持續監測幸福川水質變化,並視實際狀況強化維護作業,確保水體環境品質。

幸福川昨日上午水色仍混濁,水利局指出,因初雨挾帶污泥所造成的暫時性混濁情況,仍需數日時間才能恢復穩定。記者王勇超/攝影

水利局接獲民眾通報幸福川水質不佳並飄出異味,本月16日派人會同環保局前往檢測水質,確認水質無異常。圖/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