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多年 瑞芳汙水工程啟動

「瑞芳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範圍示意圖。(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瑞芳地區延宕多年的汙水下水道建設,終於在今年3月11日完成首期第一標決標,預計2029年7月完工,盼能一舉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並恢復基隆河水體環境。此工程被地方視為擺脫「基礎建設次順位」命運的關鍵里程碑。地方議員期盼這次工程啟動只是起點,未來更多基礎建設資源能公平分配,讓瑞芳真正與都會區「接軌」,不再是被遺忘的一角。

新北市水利局推動「瑞芳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路線全長約4.3公里,總經費3億8880萬元,施工起點自楓子瀨路與宜蘭線鐵路交會處,沿台2丁線一路鋪設至介壽橋與中山路口。未來將串聯起瑞芳地區主幹汙水輸送網絡,為後續水資源回收中心正式運作打下基礎。

水利局長宋德仁指出,瑞芳區因歷史產業與地形因素,長年人口集中卻基礎設施落後,早期雖規畫以BOT模式建置汙水系統,但因政策轉向與財源不足而擱置多年,如今終於獲中央核定補助,象徵地方建設向前跨出關鍵一步。整體工程共分5標進行,首期預計接管6267戶,完工後區內接管率可達38.58%。

民進黨議員林裔綺說,早年就有規畫設置水資源回收中心,若今年不啟動施工,地主依法可收回土地,後果嚴重。

水利局補充說明,受限地質多為岩盤,需採高階推進機具進行施工,以確保安全與品質。未來水資源回收中心預計2026年發包,第一期日處理量將達4500噸,涵蓋四腳亭、瑞芳市區與爪峰地區,預期能有效改善基隆河汙染,減少惡臭,並讓居民免除抽水肥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