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氣夜襲桃園沿海!工業區疑偷排汙氣 居民怒:白煙卻超臭

桃園市沿海地區有多處工業科技園區,隨著工業發展快速,排放的空汙也日益增加,沿海居民怨,工業區內每到黑夜都會飄散臭味,有的煙囪雖然排出的是白煙,實際上卻惡臭難聞。(廖姮玥攝)

桃園市沿海地區有多處工業科技園區,隨著工業發展快速,排放的空汙也日益增加,沿海居民怨,工業區內每到黑夜都會飄散臭味,有的煙囪雖然排出的是白煙,實際上卻惡臭難聞。地方也盼加強沿海空汙治理。桃園市環保局表示,已佈署10座空氣品質監測站及1000顆空品感測器,並構成即時空品監測網。

民眾表示,工業區每到黑夜都會飄散臭味,有的煙囪雖然排出的是白煙,實際上卻惡臭難聞,希望業者不可以為了節省成本,而造成空汙,無視當地居民的健康,應該要做好相關的防治設備,讓排出來的煙,能符合法規不要汙染空氣影響當地居民,市府從規定跟政策上管控,但不少業者仍會存僥倖的心態,在黑夜偷排惡臭難聞的氣體。

桃園市環保局依環境部相關規範,已佈署10座空氣品質監測站中央6座、地方4座及1000顆空品感測器;其中為掌握沿海地區空品現況,共設置3座空氣品質監測站、21根次AI判煙煙囪及399顆空品感測器,構成即時空品監測網,倘有異常情形發生,環保局立即派員稽查。(環保局提供)

國民黨籍議員吳進昌表示,夜間惡臭問題,不排除是因為夜間大氣層降關係,或是工業區內廢水槽飄散出的臭味,希望推動空汙追蹤系統,方便快速有效的掌握汙染源。

吳進昌指出,過去環境部廣設空氣盒子,也只能知道空氣盒子周邊的懸浮粒子超標,卻無法清楚找出空汙最根源,且空汙的型態多樣,也盼市府與地方守望相助隊合作,讓隊員學習相關知識,並在巡邏時也能持相關儀器,對工業區內空氣做檢測,讓數據能更新、更同步。

環保局表示,為全面掌握桃園市空氣品質,環保局依環境部相關規範,已佈署10座空氣品質監測站中央6座、地方4座及1000顆空品感測器;其中為掌握沿海地區空品現況,共設置3座空氣品質監測站、21根次AI判煙煙囪及399顆空品感測器,構成即時空品監測網,倘有異常情形發生,環保局立即派員稽查。